witium’s dynamic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推進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強化基礎設施支撐引領作用,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深入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改造專項,鼓勵企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強設備更新和新產品規模化應用。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
9月23日,創新金融服務與中國智能制造發展專題研討會在復旦大學成功舉辦。
因此,為了助力實現十四五規劃與 2035 年遠景目標,本次專題研討會致力于打造政界、業界與學界等多主體關于議題的深層次對話,聚集來自科技創新、人工智能、風險管理等多學科背景的專家學者,分享保險助力智能制造研發的案例,鼓勵企業在智能制造領域進行新探索,提出經濟數智化的展望。
主旨演講: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作題為《金融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報告,分析了我國制造業目前的貸款情況以及金融服務制造業發展所面臨的形勢,特別提到了要鼓勵保險機構創新保險產品和服務,不斷滿足制造業企業風險保障需求,強化風險管理和損失補償。
中國鍛壓協會秘書長張金在《生產制造企業智能化改造現狀與展望》的報告中提到,“制造業一個永恒的追求就是‘實現智能化’”。對于金融與未來制造的發展,他認為生產安全、穩定和可靠性保險應該得到發展,保險公司與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合作會是一個較好的發展路徑。
上海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智能制造推進處四級調研員吳春平關于《淺談保險金融推動經濟數智化創新發展》演講中提到,上海積極運用數智化賦能制造業,但整體仍處于初級應用階段。在介紹保險助力智能制造集成商這部分內容時,她分享了Witium與東京海上日動(中國)的合作案例,以故障預警解決方案+保險服務的形式為故障預警性能提供保障加持,認為這對制造企業的智能化轉型會起到一定的推動意義。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鄒卓作題為《智能物聯網及其在產業、金融等領域的應用》的演講,提到了物聯網會與AI相互驅動走向智能化(AIoT),邊緣計算、智能前移、服務下沉是AIoT的發展趨勢,需要關注從消費互聯網到工業互聯網的轉型。
來自日本的兩家全球型公司,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岡久學和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戰略顧問吳斌,各自分享了他們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新探索。
上海Witium的CEO許躍華和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藤田桂子先后都分享了雙方達成的“智能制造+金融保險”深度融合新模式的演講。旨在用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的技術加上金融保險服務,助力企業從傳統“制造”轉向“智造”,踐行顛覆行業的使命。
本次研討會的嘉賓對“智能制造+金融保險”創新融合模式,表現出極大興趣及高度肯定,認為極具創新性與推廣性。設備智能診斷服務+保險性能保障的雙保險服務,激發企業建立積極性與信心,投入較低的成本,加裝故障預警設備。
Witium同東京海上日動(中國)從戰略合作關系的形成、到“智能制造”+“金融保險”的模式在上海保險交易所與蘇州高新區設立的“保險與科技結合創新中心”為載體的創新平臺上作為首單發布、又將創新方案在蘇州當地企業開展應用、再到本次專題研討會上,向各位專家學者分享經驗,雙方達成了共贏,未來會繼續深入合作,并會不斷支持智能制造和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做出貢獻!
上海輝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Witium)是專注于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AIoT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基于WitCloud工業物聯網數據云平臺,致力于為全球的減速機、空壓機、風機泵、電機等旋轉設備提供物聯網監控、故障預測及健康管理的SaaS平臺解決方案,服務于制造、食品、物流、石化、汽車、建筑、鋼鐵、水泥、煤礦、泵機等工業領域,提高設備運維效率、減少設備意外故障停機、避免產線停產損失、杜絕設備意外故障導致的人身安全隱患。
Customer service wechat